1.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案例一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宋某婚内出轨其博士学生。2025年2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一男在网上发布12页PPT“关于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宋某婚内出轨其博士生的公开信”引发热议。该男子称其博士生女友恋爱期间出轨已婚导师宋某,女友系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其导师宋某为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两人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对方计划在女友毕业后为其安排去某研究院工作。南京师范大学立即开展调查核实,经查属实。
处理结果:学校研究决定,免去宋某某环境学院副院长职务,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暂停一切工作。后续将根据进一步调查结果,对相关人员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内容来源:新浪微博)
2.违规体罚学生
案例二 山东省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某某体 罚学生问题。2021年11月,李某某(辅导员)在对3名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过程对其进行体罚,其中2名学生为轻微伤,
处理结果:李某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并处罚款500元。李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五项规定。根据《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 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给予李某某开除处分,给予其所在二级学院院长警告处分,给予学院有关负责人诫勉谈话处理。
3.违反学术规范
案例三 陕西某三所高校刘某、全某和程某等涉嫌学术不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陕西某三所高校刘某、全某和程某等涉嫌学术不端开展了调查。
经查,刘某在2021年重点项目评审答辩前打探评审专家信息并向多位专家请托,向其中两位评审专家全某、程某发送答辩问题,违规获取会议评审投票结果后又向他人泄露评审结果;在2021年面青地项目会议评审过程中,泄露自己的评审专家身份、为项目申请人提供帮助并泄露评审信息。刘某应对上述问题负责。
在上述重点项目评审期间,全某接受项目申请人刘某请托,泄露会议评审专家的身份和参会时其他会议评审专家信息,会议评审前与刘某约定答辩问题,会议评审结束后向刘某泄露会议评审结果。全某应对上述问题负责。
程某接受项目申请人刘某请托并向刘某泄露自己作为会议评审专家的身份,会议评审前与刘某约定答辩问题,会议评审结束后向刘某泄露会议评审结果。程某应对上述问题负责。
处理结果: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审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第6次委务会议审定,决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五十条第一项,撤销刘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追回已拨资金,取消刘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2024年4月9日至2027年4月8日),取消刘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5年(2024年4月9日至2029年4月8日),给予刘某通报批评。
决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第五十条第一项、第四项和第四十四条第四项,取消全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3年(2024年4月9日至2027年4月8日),取消全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2年(2024年4月9日至2026年4月8日),给予全某通报批评。
决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第五十条第一项、第四项和第四十四条第四项,取消程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3年(2024年4月9日至2027年4月8日),取消程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2年(2024年4月9日至2026年4月8日),给予程某通报批评。(来源:2024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
4.谋取不正当利益
案例四 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辅导员骗取助学金。2025年2月26日凌晨,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原咖啡学院辅导员舒某涉嫌诈骗事件的情况说明》。情况说明称,2月17日,学校在布置本学期开学工作时,发现原咖啡学院辅导员舒某存在私自收取学生学费且未上缴财务处的问题。2月18日,学校迅速开展核查工作,发现舒某以“代缴学费可减免700元”为诱饵,让学生将学费交予其本人,并要求学生严格保密。当学校确认舒某私自收取的学费金额超过3万元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2月19日,学校协同公安机关对舒某实施刑事强制措施。2月20日,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后,以舒某涉嫌诈骗罪将其刑事拘留。
处理结果:该案件正处于刑事侦查程序中。学校已解除与舒某的聘用合同,并对其予以辞退处理。(内容来源:澎湃新闻)